近幾年從日本紅到國內,反映社會高齡化現況的年度關鍵字「下流老人」,意指又窮又病又孤單的老人,引爆台日兩地熱議、人人自危,提出此一論點的日本社會學者藤田孝典現在更擔憂的是,未來不僅是「下流老人」,更可能成為「過勞老人」:「政府養不起你、家人養不起你,退休後,你也養不起你自己,到死前的最後一刻,都必須出賣自己的體力才能活下去……」,但現在有一種特效藥,在台灣可以運用「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」,「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」的方式,就是「以房養老的逆向抵押貸款」取得現金,供日常生活之用,將可達到以房養老的目的。
逆向抵押貸款
所謂的逆向抵押貸款,是指民眾將自身的房屋抵押給銀行,銀行每月支付一筆金錢給民眾,類似年金的概念。民眾過世後,銀行停止支付金錢,並將設押的房屋賣掉,償還本息。
由於現金流向和先跟銀行借一筆錢,再每期償還的一般貸款相反,故稱之為「逆向」抵押貸款。
老人化的趨勢
台灣逐步走向老齡化社會,加上薪資停滯不前,年輕人愈來愈沒有能力扶養老人,銀髮族恐怕無法再期待被年輕人扶養,此種情勢迫使老人要「自立自強,自謀生計」。台灣老化現象相較其他發展中區域的國家來的嚴重,台灣在1993年進入老齡化的社會,推計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,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。再加上少子化的衝擊,造成2061年每四位當中便有一位國人超過65歲,而此4位中則有一位是85歲以上超高齡老人,相較其他發展中區域的國家提早將近25至30年面對高齡化社會的問題。
「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」的方式
類似「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」的政策,在國外早已行之有年,例如美、英、澳、日、星及中國都推出相似的產品。
逆向抵押貸款這種老齡化產品的需求,逐漸被激發出來。若年長者本身擁有一間房子,將可善用「以房養老」政策,按月領取養老金,以補貼生活開支,或外出旅遊,以房養老的概念在國外十分常見,以房子當抵押,就可領到貸款。根據合作金庫推估模型,一棟市值2,000萬元的房子,以貸款成數8成計算,將可給予貸款戶總金額1,600萬元貸款,分30年給付,參加逆向抵押房貸的借款戶,初期每月可領取約4萬元。
留言列表